一、实习的目的、任务
《地质学概论》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实习旨在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地质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浓厚的实践兴趣,以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习的任务是
1.深化掌握《地质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使学生建立起对矿物、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原理、过程、产物以及地球发展历史的初步感性认识;
3、使学生学会地质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并着重进行地质工作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二、基本要求
1、学习肉眼鉴定矿物、岩石的方法,初步认识几种最常见的矿物、岩石;
2、认识常见化石并学习地层对比方法;
3、学习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分析方法;
4、学习地质剖面图和地质图的阅读方法;
5、使学生掌握常见地质构造的特征及野外识别方法;
6、实习过程中学生须按要求完成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按照要求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的格式遵循学校统一要求。参考格式为:⒈封面——实习题目、地点、日期、班级、姓名;⒉报告内容——实习概述、主要收获、对实习的认识和建议等。
三、实习内容及重点、难点
本实习是由老师带领学生到实地进行的。老师讲解并提出要求,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在现场认真观察,写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外动力地质作用综合分析、化石与地层、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内力地质作用综合分析、地质构造与地质图。
重点、难点是阅读地质剖面图和地质图。
四、实习学时分配表
序号 |
实 习 内 容 |
时 间 |
要 求 |
备 注 |
1 |
外动力地质作用综合分析 |
0.5天 |
通过图件分析,掌握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分析方法 |
室内 |
2 |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及岩层产状测量 |
0.5天 |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方向和测量岩层的产状 |
室外 |
3 |
矿物 |
1天 |
通过对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初步掌握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认识最常见的矿物 |
室内 |
4 |
岩浆岩 |
0.5天 |
学习肉眼鉴定岩浆岩的方法,认识几种最常见的岩浆岩 |
室内 |
5 |
沉积岩 |
0.5天 |
学习肉眼鉴定沉积岩的方法,认识几种常见的沉积岩 |
室内 |
6 |
变质岩 |
0.5天 |
学习肉眼鉴定变质岩的方法,认识几种常见的变质岩 |
室内 |
7 |
内力地质作用综合分析 |
1天 |
通过地质剖面图,掌握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分析方法 |
室内 |
8 |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 |
2天 |
学习地质图上地质构造的表示方法以及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的阅读技巧 |
室内 |
9 |
野外实习 |
3.5天 |
地层观察、岩性观察和描述、构造观察、野外基本技能训练,了解区域矿产资源 |
室外 |
合计 |
10天 |
|
五、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实习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20%。
实习成绩的考核,主要依据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给予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五个档次。评判标准如下
优秀:对实习的基本原理及实习过程表述正确,实习过程中动手能力强,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好,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没有请假、迟到、旷课或早退现象;
良好:对实习的基本原理及实验过程表述正确,实习过程中动手能力较强,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质量较好,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没有请假、迟到、旷课或早退现象;
中等:对实习的基本原理及实验过程表述正确,实习过程中动手能力一般,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一般,基本按时完成任务,没有旷课、早退现象;
及格: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没有大的错误,基本按时完成实验任务,没有旷课、早退现象;
不及格: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有大的错误,没完成任务,迟到、旷课和早退现象严重。
六、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地质学基础》宋春青、邱维理、张振春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
1、《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2、《地质地貌野外实践教程》,何葵,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2